好一陣子沒有課可以上 沒想到狗友會跟新竹流浪動物保護協會都剛好選在同一天辦講座
狗友會這場較早公佈 而且講師是拜耳的 所以我就捨近求遠跑台北嚕
我覺得狗友會所辦的講座 雖然邀請來的算是廠商的人 但是他們並不會不停的置入性行銷
而且拜耳的張書豪醫師 我已經聽過他的3堂課了 他真是講課非常好的老師
雖然年輕 但講話很有條理 回答問題也很認真
如果大家有機會的話 真的很建議去聽這樣的講座
對於講座或是網路分享 並不能保證100%正確
所以飼主該做的 應該是多吸引新知 但要不要接受 該如何做 則是飼主自己的責任
又所以 如果我的筆記有錯 歡迎指正 但請勿認為這就是該全盤接受 奉為圭臬
這次的講座 主題是”常見皮膚寄生蟲、心絲蟲的防治” 我會分成2篇來寫
畢竟會把常見皮膚寄生蟲和心絲蟲串在一起 應該是因為拜耳新藥”心疥爽”的主打功能
常見的皮膚寄生蟲
1. 前言
狗狗經常會有抓癢或是舔咬皮毛的行為 會引起狗狗搔癢的原因有很多 常見的原因有
外寄生蟲 ex. 跳蚤. 壁蝨(前2者詳見此篇). 蚊子. 疥癬蟲. 耳疥蟲. 毛囊蟲
內寄生蟲 ex. 腸道內的寄生蟲引起狗狗免疫反應而引起過敏
過敏原引發 ex. 食物過敏. 異位性皮膚炎. 接觸過敏
感染 ex. 細菌感染. 黴菌感染
而在狗狗身上 最常見的皮膚寄生蟲 則有疥癬蟲. 耳疥蟲. 毛囊蟲這3種
2. 疥癬蟲
(1) 概說: 疥癬蟲屬於疥癬蟲科 為八隻腳的節肢動物(像蜘蛛)
其生活史全都在宿主皮膚上進行 有很多亞種
ex. 犬疥癬蟲. 人疥癬蟲 具有宿主特異性
(2) 生活史: 卵→6腳幼蟲 (0期)→nymph1 (6腳幼蟲1期)→nymph2 (6腳幼蟲2期)→8腳成蟲
平均長完一輪大約要2~3週 不過要是環境超棒的話 最快10天就可以長到好
(3) 行為: 喜歡毛髮較少的皮膚ex. 眼週. 嘴邊 會往表皮層較下區鑽孔(很像螞蟻挖地做窩)
每天可以鑽0.2~0.3cm 會在它們挖的走道裡交配產卵
(4) 症狀: 一開始可能只有在狗狗身上看到小腫塊或小膿包 狗狗會開始抓癢
然後脫毛 皮膚增厚 變皺 感染情況會蔓延 而且會非常非常的癢(因為蟲在鑽呀!!!)
就有可能會抓癢到破皮 然後造成細菌感染 患部還會出現色素沉澱
(5) 診斷方式: 耳蹬反應 (搓狗狗耳朵 看牠腳會不會有蹬蹬的動作)
但此種方法無科學根據 僅是經驗法則
比較能肯定的檢驗方式是深層刮皮後放到顯微鏡下看
如果有看到1隻疥癬蟲 就確定是感染了
刮皮要避開傷口處 在傷口週邊刮 刮到有點見血(蟲可能鑽到較下方處)
(6) 治療: 使用藥物殺蟲ex. 藥浴. 打針(Ivermectin). 寵愛滴劑. 心疥爽
完整的治療至少要跨過一次生命週期(2~3週)
(7) 預防: 疥癬蟲是接觸感染(完全接觸或是透過媒介物ex.睡墊)
離開宿主後 在環境25~30℃活不到24小時
25℃以下 也活不過96小時 所以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避免接觸病原
(8) 觀念澄清: 犬疥癬蟲雖然可能跑到人的皮膚上 但其有宿主特異性
大多時候在人身上只會叮咬 不會鑽孔寄生 對它們來說 人只是臨時性宿主
數小時後便會離開人體 所以犬疥癬通常並不會傳染給人
經Ptt狗狗板的xyzzz板友指正:
疥癬還是會傳染給人,不是單純叮咬而已 相關連結1 相關連結2
3. 耳疥蟲
(1) 概說: 耳疥蟲也屬於疥癬蟲科 為八隻腳的節肢動物(像蜘蛛)
但它不會穿孔 為吸吮性疥癬蟲科
經由接觸傳染 無宿主專一性 是人畜共通的寄生蟲
(2) 生活史: 卵→6腳幼蟲→8腳幼蟲→8腳成蟲 平均長完一輪大約3週 成蟲壽命約2個月
(3) 行為: 吸取耳道表皮或體液 通常在外耳道活動
(4) 症狀: 耳疥蟲的口水中有許多過敏物質 會引起宿主耳朵癢 耳道看起來會紅腫
而且充滿咖啡色耳垢(血液+耳疥蟲的糞便)
(5) 診斷方式: 用檢耳鏡看(因為酵母菌感染也會有咖啡色耳垢 但酵母菌感染的耳垢會有味道)
(6) 治療: 使用藥物殺蟲ex. 打針(Ivermectin). 寵愛滴劑. 心疥爽. 耳藥
完整的治療至少要跨過一次生命週期(3週)
為移除耳疥蟲之糞便與食物來源 建議使用清耳液
(7) 預防: 同疥癬蟲 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避免接觸病原
4. 毛囊蟲
(1) 概說: 毛囊蟲屬螨科 長的比較像毛毛蟲(見此)
一般認為每隻狗狗身上都有少量的毛囊蟲存在 而被稱為”症”的情形
是在狗狗身體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 使得毛囊蟲大量繁殖 而引發毛囊蟲症
其有宿主特異性
(2) 生活史: 卵→6腳幼蟲→蛹→8腳成蟲 平均長完一輪大約3週
(3) 行為: 寄生在毛囊. 皮脂腺 以動物細胞. 皮脂和表皮碎屑為食
(4) 症狀: 通常在幼犬身上發生(因為免疫力比較不好 但隨著免疫力提昇 可能會不藥而癒)
成犬免疫力變差時也可能會引發
(ex. 內分泌失調. 腫瘤. 心臟病. 營養不良. 使用類固醇引起免疫抑制)
最常出現在臉部跟前腳 有1個到數個的圓型的脫毛. 紅腫. 鱗屑. 痂皮
可依其發作程度分為局部型及全身型
(當全身有超過5個局部區域或是2隻腳以上有症狀出現)
(5) 診斷方式: 拔毛. 深層刮皮後放到顯微鏡下看
至少要刮5個部位 因為毛囊蟲屬常在蟲體 需要一定數量才能判定
經Ptt狗狗板的xyzzz板友說明:毛囊蟲雖然是常在蟲體,但是正常狀況下看到的機會微乎其微,
所以大概鏡檢下有看到,配合臨床症狀就可以確診。
(6) 治療: 找出誘發毛囊蟲的原因來對症下藥 並使用藥物控制蟲體數量
(因為其為常在蟲體 不可能全殺光) 只能用藥控制在正常的狀態
ex. 藥浴或頸圈(Amitraz). 打針(Ivermectin). 倍脈心. 心疥爽
發病時 還可使用含有Benzoyl Peroxide的凝膠. 洗毛精來收縮毛囊 做為輔助治療
療裎的長短則會因狗狗身體的免疫狀況而不同 甚至有可能是要以年來計算
(7) 預防: 毛囊蟲並不會接觸傳染 所以無法預防到完全無蟲
只能讓狗狗免疫系統良好 不要發病 一般認定是由母犬傳染給幼犬
(出生後的3天內就會有感染) 通常是在哺乳期間傳染的
但剖腹生產的幼犬不會被感染(這真的很神奇)
(8) 觀念澄清: 毛囊蟲具有宿主專一性 目前尚未證明說犬毛囊蟲會傳染給人
5. 其他
(1) 異位性皮膚炎: 遺傳性體質 通常在1~3歲左右開始發病
(因為需要接觸過敏原幾次後才會發病)
常見發生在腳. 臉. 下腹部 發作症狀就是癢癢癢
就算這次治好 還是有可能週而復始地出現
雖可用藥物控制 但先做好減敏的環境 也是相當有幫助的
(2) 跳蚤過敏性皮膚炎: 因為對跳蚤唾液中的多種蛋白質產生立即性或細胞媒介性的過敏反應
多在背部1/4尾巴附近(轉頭剛好咬的到) 常見對稱脫毛 會嚴重的搔癢
我覺得妳真的是我心目中的好學生樣耶…
這個筆記寫的超清楚有條理的….
雖然沒去聽這講座…
可是看妳寫的就像是親身聽講一樣….
要我一定沒辦法整理出這麼有系統的東西…
真的很詳細ㄟ
分享到了
謝謝
簡潔清晰的報告,推一個!
不好意思
因為我們家的狗疥癬
請問
如何發現是否是遺傳的呢